2018年1月11日,倍兒行獲得天使輪融資,金額未透露,投資方為以正資本、弘治資本。
2018年7月10日,倍兒行獲得1000萬人民幣的Pre-A輪融資,投資方為海爾資本、同程眾創(chuàng)啟程金禾基金/同程資本。
倍兒行主要在民航機場為候機乘客提供集喂養(yǎng)、休息、娛樂于一體的母嬰室,且母嬰室內(nèi)的設備設施、耗材和服務全部免費開放,目標人群為出門旅游、探親的孕婦和擁有 0 - 12 歲孩童家庭,其中 67 %是 0 - 2 歲的親子家庭。
與大比例的母嬰出行人群相矛盾的是,倍兒行曾針對 22 座城市進行出行場景調(diào)查,發(fā)現(xiàn)大量民航機場雖然預留有母嬰室空間,卻沒有母嬰所需的設備、應急耗材以及服務。
倍兒行自我定位為“母嬰渠道場景運營商”,倍兒行目前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政府母嬰室專項經(jīng)費支持、母嬰品牌的廣告投放收入,以及用戶大數(shù)據(jù)價值的挖掘。
用戶在母嬰室停留時長平均超過 32 分鐘,倍兒行能為母嬰品牌提供的是沉浸式體驗營銷。用戶可以在母嬰室進行多方位的產(chǎn)品體驗,同時能夠在線上和線下消費產(chǎn)品,倍兒行將成為母嬰品牌新零售的場景之一。
在用戶大數(shù)據(jù)價值挖掘方面,倍兒行將與母嬰出行領域的電商合作,為諸如攜程等平臺導流,為平臺的精細化運營提供數(shù)據(jù)支撐。
1、空間分區(qū)。倍兒行母嬰室設計了滿足哺乳、沖奶、換片等基本需求的空間,以及閱讀玩樂空間、交互社區(qū)和孕婦休息區(qū)等,照顧嬰兒的同時為陪護的成人也提供了休息時間和空間。
2、提供設備設施和耗材。候機時,家庭所攜帶的大件行李往往需要托運,但候機過程中嬰兒的對耗材的需求難以預測,為此,倍兒行為用戶準備了智能護理設備、護膚品、紙尿褲、一次性奶粉輔食等設施耗材。
3、育嬰師服務。從用戶進門開始為家庭提供喂養(yǎng)、陪護等專業(yè)服務,且倍兒行選擇育嬰師的最低門檻要求應聘者有 3 - 5 級育嬰師證書。
4、智能化。這一模塊主要針對小型母嬰室,設置了智能門禁和領取設施,并為母嬰室增添了人性化設計,例如當媽媽坐下哺乳時,頭頂燈光將自動調(diào)暗來避免刺激嬰兒的眼睛。